第669章 書院建成

-

裏麵不僅有很多棟課室,還有宿舍、食堂、澡堂、浣衣坊、雜貨鋪等。

因此書院分為了一期、二期、三期,甚至四五六期,現在建好的是一期。

她在這裏也有些年頭了,反正這裏的人口比前世她待的那個國家少一大半,但是土地卻比那個國家多一大半。

她的目的之一是,把藍雲城城裏以及周圍村子裏的聰明人全都吸引到柳葉村。

這樣以後以柳葉村為重心,周圍肯定可以發展的很好。

目前書院可以容納學生一千人。

學校招生的通知前幾日就已經發出去,因此今日有很多的村民們帶著孩子過來報名。

畢竟之前她說過,位置有限,早來早得。

此時,所有人都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排隊報名。

不少大人們進書院門口之前,都要看一眼書院的名字。

“明日書院,這名字還真好。”

“是啊,不過這書院看著還真漂亮,聽說裏麵什麽都有,可以住,可以吃,還可以買東西。”

“那可真的是太好了,能進這間書院的人,可算是有福了。”

大部分的人一進書院,便好奇地看著四處。

他們很多人都冇讀過書,還是第一次看到書院內部的模樣。

原來書院裏麵居然這麽漂亮啊。

又有人道:“這座書院這麽好看,也不知道城裏的是否也這麽好看。”

季唯浩聽到他們的聲音,笑著道:“城裏的書院可和這座書院冇法比,這裏是以朝廷的名義建的第一所書院,以後裏麵什麽都有,宛若一個小城市,不用出門就可以解決自己的一切需要。”

眾人聽了,更是羨慕了。

那些孩子們也激動了。

韓大禹之前帶著的九個人,有好幾個年齡都很小,也都在適合讀書的年齡。

因此在和大家商量過後,大家一致決定,他們一起供錢大多、錢小多和權雨嶺去讀書。

至於其他人要是想學,就讓他們三個回來教他們就行了。

他和其他孩子畢竟是南宮安珊親自帶回來的,因此南宮安珊經常特別關照他們。

他們第一時間得到訊息,就過來排隊報名了。

而此時排隊的人已經排了幾百米,都是等著入學的人。

韓大禹等了一會兒,季唯浩便親自過來登記。

但僅僅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,他還喊了幾個朋友一起過來。

自從南宮安珊成為國師之後,靠著國師的人脈,他也有了不少的朋友。

在開始報名之前,季唯浩站在最高處,拿著喇叭高聲喊道:“各位,今日報名需要孩子的戶籍文書,每個人要準備三兩銀子的束脩。但是三兩銀子隻是半年的束脩錢,並且其他的筆墨紙硯之後都還需要自己去買。不過要是一次**五兩銀子,那麽書院會把學生需要用到的所有東西都給包完,這樣大家也更省事。當然,我們也不強迫,全憑你們自願。”

“另外,有些人住的離柳葉村比較遠,要是想要讓孩子不那麽辛苦,可以讓他們住在書院裏麵,每一學期多給一兩銀子,被褥等生活用品可以自己準備,也可以到這裏買,每讀六天,可以放一天,到那時他們可以回家。住在附近的,倒是不用住宿,每天可以回家。”

“好了,能夠接受的繼續排隊,不能接受的,再回去和家裏人商量一下吧。”

排隊的人本來就是拖家帶口來的,當場就可以商量。

五兩銀子所有的錢都可以包完,一年也就是十兩銀子,即便要住在這裏,也確實是比城裏書院束脩低得多。

大多數村民們也不知道怎麽選筆墨紙硯,因此很多人都決定,就一次交五兩銀子。

反正一個人一年的福利銀子就已經夠了。

離柳葉村比較遠的,則都是讓孩子住在書院裏麵。

為了減少麻煩,被子之類的也決定都在書院買。

韓大禹來到季唯浩麵前,恭敬地道:“季先生,我給我三個弟弟報名。”

季唯浩拿過戶籍文書,看了名字後,問:“是選三兩的還是五兩的?”

“五兩的,書院買的,肯定都是好的。”

“好,一共是十五兩銀子。”

季唯浩說完便開始寫名字,韓大禹也從懷中把錢全都拿出來。

旁邊幫忙的夥計收好錢後,季唯浩便讓第二個人上前。

南宮安珊一直在旁邊看著,餘光不經意地往一個方向一瞥,看到來人,快速跑了過去,低聲道:“陛下,阿旭,你們怎麽來了?”

獨孤璃看著那些報名的人,笑嗬嗬地道:“不管怎麽說,這也是朝廷修建的第一座書院,我也該來看看,你還是叫我老爺吧,以免引起恐慌。”

“是。”

柳葉村已經有很多人都知道獨孤環旭的身份,因此他此時帶著麵具。

瞧了瞧書院裏麵,提議道:“老爺,我們去裏麵看看吧。”

“好。”

南宮安珊知道他們想要具體瞭解一下書院,便做了他們的嚮導,帶著他們進去。

她一邊走,一邊介紹道:“老爺,這座書院很大,和當初我說的一樣,我建了很多棟房子。”

“這六棟,是學生們專門讀書的地方,為了安全,我都隻是建的一層。裏麵和我當初說的一樣,有學廚藝的,有學木匠的。”

“這六棟,是學生們住宿的地方。以後肯定有很多孩子從很遠的地方趕來,為了他們可以節約更多的時間學習,他們可以留宿書院。”

“這兩棟,是食堂,目前就隻有這一棟,位置不是很夠,因此以後食堂做好飯,都會送到課室去,以後建多了,學生們就可以來食堂坐著吃飯。”

“還有這一棟,是澡堂,專門提供給學生洗澡。”

為了預防地震,她還是用木頭建的宿舍,這樣也就不方便每一間宿舍都建浴室,還是讓他們統一去外麵洗更好。

“這一棟是浣衣坊,給學生們洗衣服的地方,裏麵有很多的晾衣杆,供他們晾衣服。”

“那種屋頂是五顏六色的,都是賣各種用品的地方。畢竟有些學生以後要住宿,要是缺了什麽,自己就可以買到,不用讓家長送,也不用去城裏。”

(本章完)

-